快捷方便的电动自行车俗称“小电驴”,是很多家庭的出行必备,却也成为近年来住宅区突出的火灾隐患。 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面对持续攀升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尤其是充电导致的火灾,如何防患于未“燃”山东一家初创企业正探索推广共享换电代替自行充电的模式, 或将为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危害提供新的解法。

在“小黄柜”体验“充改换”
5月12日上午,德州市庆云县百合花园居民周娟将电动自行车停在小区门口的黄色充换电柜前。 扫码开柜,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从座位下取出,推入“小黄柜”,再取出一块电池重新放入自己的电动自行车。 短短十几秒,电量从20%变为100%,周娟放心地骑车出门。
几乎同时,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隽升青年公寓门口,一台“小黄柜”经过调试检查正式具备投用条件。 很快,全市2000台“小黄柜”将全部投用,更多上海市民将体验到与近千公里外的周娟同样的便利与安全。

数据显示,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物业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电动车上楼,家里有小孩,也不想把潜在的风险带进家门。 但小区内充电桩有限,下班后很难找到充电位。”周娟纠结的背后,是万千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呼声: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安全与便利如何兼得?
一家位于庆云县、成立不足一年的企业——锦锂换电(山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锂换电”), 尝试以“小黄柜”给出答案,他们的思路是以集中式共享换电代替自行充电。
庆云县主干道之一学苑路路边,锦锂换电运维主管王红乐打开了一台“小黄柜”的柜门。 “这台换电柜有15个电池仓,快充状态下100分钟充满电池,速度远高于目前自行充电的6—8小时,用户可以随用随取。 ”王红乐说,每个电池仓都是单独密闭的,有软管连接上方的水箱。一旦电池自燃,水箱中的水会从电池仓后部的小孔中注入单个电池仓内淹没电池,实现灭火。 “充换电柜设置在居民住宅区之外,人、车、电实现了分离,进一步保障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

智慧化的手段也在保障着电池的安全。在锦锂换电总部,我们见到了锦锂换电系统的控制平台。 “通过将智能换电管理系统、车控系统、数字电池等全体系技术连接到自主研发的SARS平台, 我们可以对车辆、电池和换电柜进行一体化管理,电池的运行状态,尽在掌控。” 锦锂换电总经理焦坤解释,一旦火情出现,系统会立刻进行告警断电、火情分割、主动灭火。
目前,锦锂换电在庆云布局了63处充换电柜,覆盖县城的主要街道, 70%以上的小区和100%的大型商超,所有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都可使用, 此外充换电柜还可为其投放的1000辆共享电单车提供服务,越来越多的庆云居民尝到了“充改换”的初体验。
资料来源:大众日报